本文转自:人民网万宝优配
山海协作谱新篇 医疗精耕惠闽西
浙大二院与龙岩市第一医院深化医疗协作 助力闽西医疗水平提升
山海不为远,携手向未来。今年,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(简称“浙大二院”)与龙岩市第一医院的医疗帮扶协作已进入第九个年头。作为全国知名的现代化研究型综合性医院,浙大二院以其心脏中心、脑科中心、创伤中心、肿瘤中心等优势学科的突出实力,为龙岩市第一医院提供了全方位的帮扶。
八年的帮扶,是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生动实践,更是“山海协作”的医疗典范。帮扶之下,龙岩市第一医院不仅综合实力得到提升,跻身全国地市级医院百强,获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,更让闽西革命老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,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八年山海情 构建“输血+造血”机制万宝优配
自2017年缔结帮扶关系以来,两院已完成两轮紧密协作。2023年4月,两院正式启动第三轮协作签约共建。为了积极响应龙岩需求,浙大二院选派神经内科副主任、博士生导师高峰,担任龙岩市第一医院副院长,在神经内科合作共建上予以了重点支持。在高峰的用心指导和帮扶下,浙大二院管理、技术、教学、科研、文化体系,原汁原味地移植到了龙岩,也标志着两院合作进入新阶段。
“技术帮扶是‘输血’,人才培养才是‘造血’。”作为博士生导师,高峰深谙此道。他深度参与神经内科学科建设,牵头孵化成立了龙岩市第一医院神经医学中心,整合神经外科、神经内科、康复科和医学影像科等优势资源,强强联合推进中心建设,还定期组织科室业务学习、教学查房、疑难病例讨论,助力闽西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。
高峰组织神经内科全科开展疑难病例讨论。陈泉庄摄
同时,高峰牵头对医院管理、人才培养以及科研工作全面帮扶万宝优配,优化了多项医疗流程和管理制度,通过深入调研,提出“门诊不限号”、延时门诊、开设周末门诊等管理举措,方便患者就医,门诊量得到显著提升;积极牵线搭桥,派出龙岩一院的业务骨干赴浙大二院进修学习,并邀请浙大二院专家团来岩进行手术示范和学术交流。
“高峰同志来我院挂职的这两年,确实带来了很多新气象。”龙岩市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陈开红说,“他不光是神经内科的专家,在管理上也很有思路,真正把浙大二院‘追求卓越’‘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’的管理和服务理念带到了这里,值得我们敬佩和点赞。”
八年来,浙大二院累计选派高峰、刘炳辰、胡颖红等10余位专家长期驻点,共派出127名专家来院指导,覆盖神经内科、肝胆胰外科等10余个重点学科;龙岩市第一医院则派出241名管理干部和141名业务骨干前往浙大二院轮训。通过“长期派驻+短期帮扶”“现场指导+远程互动”“专家下沉+来院进修”的多元模式,浙大二院将先进技术、管理理念和文化逐步移植到龙岩市第一医院,成效显著。
携手向未来 让优质医疗资源深植闽西
合作期间,两院携手向未来,针对闽西地区常见病、高发疾病等,重点在心血管内科、神经内科、肝胆外科等学科进行深度协作帮扶。在学科建设方面,重点扶持心血管疾病、神经系统疾病、肿瘤等专科;技术提升方面,引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先进设备,开展“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(TAVR)”等先进技术;人才培养方面,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,提升本地医疗团队水平;科研合作方面,联合开展临床研究,提升科研创新能力;管理优化方面,移植先进管理理念,提高医院运营效率。
在浙大二院的全力支持下,帮扶成果丰硕,龙岩市第一医院取得显著、跨越式发展:获批“国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”和首批“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”;参与的研究成果在《Nature》等国际期刊发表,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零的突破;连续多年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列“A”系列;显著降低患者外转率,让闽西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。
随着第三轮合作的深入推进,目前,两院正持续书写更多惠及民生的新篇章。对此,陈开红表示:“医院完成了从量到质、从弱到强的蜕变,这离不开浙大二院的全力帮扶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高峰还引入了浙大二院的“导师责任制”绩效考核机制,狠抓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通过率。其中,2024年,该院规培通过率达98.68%,居全国前列。“‘浙二标准’带来的不仅是制度,更是一种追求卓越、关注细节的思维模式。”龙岩一院一位中层管理干部说。
高峰与上杭县医院签约。赖颖岚摄
此外万宝优配,上杭县医院也是高峰重点帮扶的医院。帮扶期间,高峰不仅关注临床诊疗,更着力推动科室学术能力的提升。在他的鼓励与指导下,上杭县医院神经内科团队主动投身学术研究,并发表4篇国内外学术论文,科室科研实现了“零的突破”。(郭莉莉)
秦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